回顧2011 精選年度十大3C科技新聞
回顧2011年,國際社會充滿動盪與不安,日本大海嘯、歐債危機、阿拉伯世界的茉莉花革命、以及最近的東北亞局勢變化,讓整個2011年成為風起雲湧的一年。在3C科技的產業中,2011年有許多新產品問世,同時也出現許多新的話題,以下U-3C挑選出影響台灣消費者最深的10項重大3C新聞,一同回顧這充滿變化的2011年。
1、雙核心行動裝置的上市
雙核心處理器在桌上型電腦的應用已經相當廣泛,但在行動裝置上的應用一直要到2011年才正式量產上市,雙核心處理器不僅讓手機或平板電腦的效能突飛猛進,可觀看Full HD影片、玩3D遊戲,甚至取代攜帶型遊戲主機成為最大的遊戲平台。而從2011年台灣行動裝置市場的銷售成績來看,雙核心機種一直都是熱賣排行榜的前幾名,也可說明這股雙核風潮將會持續下去。
2、Nokia與Microsoft結盟
芬蘭手機大廠Nokia在iPhone與Android手機問世後,市場佔有率便不斷下滑,僅靠著旗下的Symbian苦撐著高端智慧型手機的平台,不僅功能上出現落差,在使用者介面的友善度也不如iOS與Android那般親切。終於在2011年的2月,Nokia的總裁Stephen Elop宣布使用Windows Phone作為未來Nokia在高端市場的解決方案,而Symbian與Feature Phone平台則轉入中低階市場,持續在新興國家市場販售。
對台灣消費者而言,目前仍可購買到N8、X7、E6等Symbian手機,不過曇花一現的Meego系統則沒有在台灣銷售的計畫,N9甚至在美國也面臨無電信商補貼而延緩上市,直到11月才開始販售空機版的N9。而搭載Windows Phone 7.5平台最新的Lumia系列手機,於12月中旬才在台灣上市,面對將近一年的空窗期,Nokia是否能夠扳回在台灣高階手機市場的劣勢,是2012年值得關注的話題。
3、iPad 2正式上市
第一代iPad的發表震撼了科技業界,第二代iPad則確立Apple在平板電腦市場的領導地位。2011年3月Steve Jobs親自發表這款更輕、更薄、速度更快的iPad2,讓台灣的消費者引頸期盼,5月台灣上市時,售價甚至比第一代iPad更便宜,不僅讓其他的平板廠商備感壓力,同時也持續在台灣市場獨走。
由於Apple的iOS在操作性與介面上,均賦與iDevice一致的使用經驗,讓iPhone 、iPad 、iPod這類產品的顧客有很高的品牌忠誠度,而這也讓Google決定發展Android 4.0系統,以相同的概念貫徹在手機、平板、以及其他行動裝置上,企圖與Apple一決高下。
4、Ultrabook話題,極致輕薄的產品風格
由Intel主推的Ultrabook概念,在2011 Computex中首次亮相,Intel對Ultrabook作出以下幾點定義:厚度為3-17mm、使用SSD固態硬碟、重量不超過1.36公斤、使用Sandy Bridge平台處理器、無光碟機無獨立顯示、同時售價定在1,000美元的範圍內。Ultrabook的誕生主要是針對Macbook Air而來,由於先前的Netbook效能低落,而Intel在行動裝置平台又受於ARM架構的限制,因而推出Ultrabook作為未來產品的主力。
Ultrabook與Macbook Air,說明了行動裝置市場正朝向「輕」、「薄」、「省電」、「簡單風格外型」幾項趨勢發展,展望2012年,Intel宣布Ultrabook將導入USB 3.0、PCI Express 3.0、以及Ivy Bridge平台,在運算效能與圖形處理能力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。值得注意的是,在規格大戰的同時,各廠商會如何導入自家風格,在外型設計與功能性上作出區別,可能就是Ultrabook成功與否的關鍵。
5、台北市政府
相信所有台灣Android用戶都相當關心一個問題,那就是什麼時候才能從Android Market下載付費軟體。2011年6月27日,Google正式拒絕台北市政府提出的消費者7日鑑賞期的要求,同時一併將所有付費軟體下架,導致全台灣所有的Android裝置均無法下載付費軟體。
雖然還是有辦法以破解的方式進入Market下載付費軟體,例如使用國外SIM卡、安裝APK檔、ROOT更改Android Market的設定檔等,但仍對廣大的一般用戶造成不便。台北市政府認為Google所提供的15分鐘鑑賞時間,已經違反台灣消費者保護法的相關規定。
而Google則認為應用軟體的智慧財產權也應該受到一定程度的重視,拉長鑑賞時間可能導致軟體遭人破解,或是遊戲破關後就退費等問題。總之,台灣的Andoird用戶,到問題解決前的這段時間內,如果有付費軟體的需求,只能各憑本事自求多福了。
6、社群網站的影響力
以往,人們認為社群網站只是一個社交場所的延伸,是一個朋友間溝通來往的新管道。但從2011年初吹起的阿拉伯之春(或被稱為茉莉花革命)運動,以及9月在紐約的佔領華爾街行動,最早都是從社群網站所發起的小型運動,並藉由網際網路快速、大量的傳播之下,迅速在各地產生共鳴,進而發揮影響力。
2011年也是社群網站競爭的一年,龍頭網站Facebook發表語音通話、線上視訊、Timeline等全新功能,企圖進一步擴大會員數與使用者的停留時數,同時創辦人Mark Zuckerberg也在今年首度造訪台灣,台灣甚至是Facebook使用者最密集的國家之一。而Google也於2011年決定放棄Orkut,改以Google+作為社群網站的主力,並推出手機版程式,拉進與使用者的距離。
7、專利大戰
手機廠商之間的專利戰爭不是從2011年才有,但今年絕對是媒體版面最多的一年,從Apple在ITC告贏HTC、Apple與Samsung在全球各地的相互指控、Google併購Motorola Mobility專利、甚至在Steve Jobs的自傳內所提到的「摧毀」Android,都是話題性十足的新聞。
由於智慧型手機在近幾年的熱賣,上述的議題慢慢變成與你我切身相關的問題,因為專利的訴訟會牽連到股價的漲跌、市場禁售令、業者的發表時程、以及功能上的修正,進而牽動整個產業供應鏈與市佔率的表現。展望2012年,Apple、HTC、Samsung、Motorola等幾個重量級的廠商,目前仍有許多官司尚未宣判,未來若有新的動向,相信也會對專利大戰投下新的變數。
8、網內互打免費
過去在台灣,網內互打免費的選擇不多,只有少數2、3家電信業者有提供,而三大電信龍頭則是提供有條件式的網內互打,有時數與通話分鐘的限制。然而在今年7月時,遠傳電信率先發表無通話限制的網內互打免費方案,台灣大哥大與中華電信也決定跟進,全面開啟網內互打免費的新時代。
9、Steve Jobs逝世
儘管與癌症奮戰8年,Steve Jobs最終仍不敵病魔,於2011年10月6日與世長辭,回顧Steve Jobs傳奇的一生,最早從車庫發跡,到後來致力於科技產業,推出許多相當受到歡迎的產品,例如iPhone、iPad、Mac、iTunes等,在他生命的最後幾年,甚至一度讓Apple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企業。
Steve Jobs改變了整個科技界,甚至是音樂產業的生態,結合科技與生活上的應用,近代個人電腦PC的誕生,以及整個行動網路的進步,都與Steve Jobs有關。展望2012年,沒有Steve Jobs的Apple究竟會推出怎樣的產品,是否依然保存Steve Jobs的精神,而市場又會如何看待這些產品,都是令人矚目的焦點。
10、iPhone 4S
2011年底,台灣最重要的3C新聞就是iPhone 4S正式上市的消息,身為一年一度Apple的重點手機,同時還被消費者賦予向Steve Jobs致敬的特殊意義,iPhone 4S在台灣的預購量突破40萬大關,數量約為iPhone 4的兩倍,熱賣的程度也讓電信商供應不暇,預估到農曆年前才可初步消化完預購的數量。
iPhone 4S熱賣的同時卻也突顯一個問題,那就是電信網路頻寬的不足。在世界各先進國家均提出4G網路的佈建計畫,甚至美國與韓國都已部分佈建完成的情況下,台灣的4G網路最快商轉時間預計落在2017年,不僅與主要國家產生落差,行動網路塞車的問題也無法有效解決。面對擾人的網路塞車問題,只能期盼政府與民間企業的力量,能加速網路升級的計畫,徹底解決頻寬問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