論一場爭議:誰才是史上價值最高的科技公司?
最近有在關注3C新聞的朋友應該都注意這一則訊息:也就是蘋果股價在週一收盤時達665.15美金,換算市值達到6235.2億美金,超過了微軟在1999年創下的6190億美金記錄,成為史上最有價值的科技公司。
然後很快就會有人提醒我們,這個計算需要考慮到通貨膨脹因素。如果把1999年和2012年的通貨膨脹與貨幣指數考慮進去,則微軟的8500億元依舊是史上第一。然後馬上就有經濟學家跳出來說這樣還不夠,我們還需要考慮到現實購買力並對比當時各國的GDP,才能更精準的計算誰才是史上最有價值的科技公司(也就是現在的蘋果公司能夠買下世界多少等值的商品)。科技新聞網站Techcrunch引用了一些經濟學家的相關數據,指出1967年的IBM才是史上第一,到達1.3萬億美金,然後各自的支持者便在網路上引發了小爭議,到底誰才是史上最有價值的科技公司?
支持蘋果的論者認為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後,全球面臨迄今未解的經濟衰退,惟只有蘋果一支獨秀,對於消費性電子商品的的行銷更是舉世無雙,對比1990年代之科技榮景,當年微軟不過眾星拱月,而今日蘋果乃獨撐大局,而故不能單用通貨膨脹因素來看待,就實際的市場影響力而言,蘋果勝過當年的微軟和IBM。
反蘋果論者則認為這種說法欠缺現實與時間縱深的考量,1960年代的IBM尚未有網路,而1990年代的微軟尚未有Facebook等社群網路,手機剛剛普及、網路速度更不可同日而語,如果考慮到現今第三世界國家仍幾乎使用Windows等簡易電腦之情況下,蘋果仍屬於資本主義階級的上層娛樂,微軟乃是真正將科技帶到所有人生命中的公司。
類似上述的爭論點在海外的論壇多有可尋,不再贅引。不過筆者聯想到的是,著名的《經濟學人》(Economists)曾在2010年總回顧時製作了一個專題討論西元零年到2008年全世界國別GDP的變化,如下圖。
我們可以注意到,早期控制世界經濟的都是中國和印度,其他國家都微乎其微,然後隨著近代西方工業革命,中國和印度開始下降,西方各國大幅成長,20世紀更是美國的世紀,尤其在60-70年代抵達顛峰;然後隨著21世紀中國崛起,再度與美國平分這個世界。
筆者個人研究的焦點並非經濟發展史,不過最近二十年來,全球史與經濟大區域比較的題目成為熱門焦點,其中最著名的代表論點可謂之「大分流」(The Great Divergence)。這些研究有一個主要的爭議點在於:如何精確的比較前工業時代的經濟發展?你如何對比中國宋代、金雀花王朝、安土桃山日本、60年代美國的GDP?跨越長時間、地理疆界、文化習俗與消費習慣,比較的標準在哪?硬要比較很可能就會落入1992奧運男籃夢幻隊和2012夢幻隊哪隊比較夢幻?喬丹和雷霸龍何者較優之類的迴圈問題。
IBM所代表的數字是天時地利人和下的產物,伴隨美國的霸權地位而生,就像Micheal Jackson所創下的實體唱片銷售記錄,在今天這個網路數位音樂普及、下載蔚為主流的時代中幾乎不可能被打破;1990年代的微軟則代表著個人電腦與網路世代的全面普及,我們正式進入了全新的資訊世界,而當今的蘋果則凸顯了個人消費性電子產品市場品牌象徵,更見證了從固定到流動攜帶設備的轉移。
不管如何,就算以帳面上的6235.2億美金來論,全世界依舊只有23個國家比蘋果高,這不能不說是個了不起的成就。